中国各朝代名人?

霓虹发型社 2023-08-16 01:04 编辑:admin 286阅读

一、中国各朝代名人?

从秦朝开始吧,因为秦朝开始统一六国,那就从秦朝到清朝。

秦朝名人:嬴政,李斯,蒙恬。

汉朝名人:刘邦,刘彻,司马迁,班超,董仲舒,白起,卫青,霍光,张衡,蔡伦等等

三国时期:曹操,刘备,孙权,孙策,诸葛亮,关羽,张飞,庞统,鲁肃,周瑜,郭嘉,曹丕,吕布等等。

晋朝:陶渊明,谢安,司马炎,王羲之。

南北朝:贾思勰,刘裕,花木兰,祖冲之,顾恺之等等。

隋朝:杨坚,杨广,李密,薛道衡。

唐朝:李世民,李隆基,武则天,李白,杜甫,王勃,韩愈,王维,薛仁贵,秦叔宝,尉迟恭等等。

宋朝:欧阳修,文天祥,赵匡胤,司马光,包拯,王安石,李清照等等

元朝:忽必烈,郭守敬,郭子兴,关汉卿,施耐庵等等

明朝:朱元璋,朱棣,张居正,顾炎武,海瑞等等。

清朝名人:康熙,乾隆,雍正,多尔衮,林则徐,皇太极,慈禧,郑成功,龚自珍,纳兰性德,郑板桥

二、中国各朝代统治年数?

黄帝:公元前2495年-公元前2395年 共计:100年

尧:公元前2168年-公元前2097年 共计:71年

舜:公元前2097年-公元前2037年 共计:60年

禹:公元前2029年-公元前1978年 共计:51年

夏朝:约公元前2070年-公元前1600年 共计:470年

商朝:公元前1600年-公元前1046年 共计:554年

周朝:公元前1046年-公元前256年,分为西周、东周,东周又分为春秋、战国 共计:790年

秦朝:公元前221-公元前206年,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,首称皇帝 共计:15年

西楚:公元前206年-公元前202年,西楚霸王项羽 共计:4年

西汉:公元前202年-公元8年,汉高祖刘邦 共计:210年

新朝:公元8年腊月-公元23年10月6日,新始祖高皇帝[建兴帝]王莽 共计:15年

玄汉:公元23-25年,更始帝刘玄 共计:2年

东汉:公元25-220年,汉光武帝刘秀 共计:195年

三国:公元220-280年,魏、蜀、吴三足鼎立 共计:60年

晋朝:公元265-420年,分为西晋(265-316年)、东晋(317-420年) 共计:155年

南北朝:公元420-589年 共计:169年

隋朝:公元581-公元619年,隋文帝杨坚 共计:38年

唐朝:公元618-907年,唐高祖李渊 共计:289年

五代:公元907-960年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 共计:53年

十国:公元891-979年 共计:88年

宋朝:公元960-1279年,分为北宋(公元960-1127年)、南宋(公元1127-1279年) 共计:319年

元朝:公元1206-1368年,元太祖孛儿只斤·铁木真 共计:162年

明朝:公元1368-1644年,明太祖朱元璋 共计:276年

清朝:公元1616-1912年,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 共计:296年

三、中国各朝代寿命多少?

从有记载的夏朝开始,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、晋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主要朝代。

夏朝:约公元前2029年-约公元前1559年,共计:471年

商朝:约公元前1559年-约公元前1046年,共计:438年

周朝:约公元前1046年-公元前256年,分为西周、东周,东周又分为春秋、战国,共计:867年

秦朝:公元前221-公元前206年,共计:16年

西楚:公元前206年-公元前202年,共计:5年

西汉:公元前202年-公元8年,共计:210年

新朝:公元8年腊月-公元23年10月6日,共计:16年

玄汉:公元23-25年,共计:3年

东汉:公元25-220年,共计:196年

三国:公元220-280年,共计:61年

晋朝:公元265-420年,分为西晋(265-316年)、东晋(317-420年) ,共计:156年

南北朝:公元420-589年,共计:170年

隋朝:公元581-公元618年,共计:38年

唐朝:公元618-907年,共计:290年

五代:公元907-960年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共计:54年

十国:公元891-979年,共计:89年

宋朝:公元960-1279年,分为北宋(公元960-1127年)、南宋(公元1127-1279年),共计:320年

元朝:公元1271年-1368年,共计:89年

明朝:公元1368-1644年,共计:277年

清朝:公元1616-1912年,共计:267年

四、中国各朝代存在时间?

夏朝存在约470年,商朝存在约554年,周朝存在约790年,秦朝存在14年,西汉存在210年,东汉存在195年,三国存在60年,西晋存在50年,东晋存在104年,南北朝存在169年,隋朝存在37年,唐朝存在289年,五代十国存在53年,宋朝存在319年,元朝存在97年,明朝存在276年,清朝存在267年

五、中国男人发型 简单?

中国男生想要摆脱闷热邋遢的形象,发型就必须要短和简单!特别是喜欢运动的男孩子,头发太长的话,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出特别多汗。所以,在夏天男生最好的发型选择就是寸头发型了,这款发型几乎不留什么头发长度,因此也是最清爽的一款了。

六、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?

1、夏、商、周时代:“世卿世禄制”,盛行于夏、商、周时代。原始社会末期,“天下为公”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,出现了“大人世及以为礼”的世袭制。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。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,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。

2、魏晋南北朝时期:实行九品中正制,注重门第出身。

3、科举制:隋炀帝以后至清末(清末新政)(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)。

历史沿革: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,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;隋炀帝时,始建进士科,科举制形成;

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:贞观年间,增加考试科目,以进士、明经两科为主;武则天时,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,首创武举和殿试;开元年间,任用高官主持考试,提高科举考试地位,后成定制。

七、中国各朝代人均寿命?

经统计,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为:夏、商时期18岁,周、秦大约为20岁,汉代22岁,唐代27岁,宋代30岁,清代33岁,民国时期约为35岁。

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?史料记载和考古。

分别以例说明。

古人类学家对北京猿人遗址中发掘出的40个个体骨骼化石进行研究,以科学方法测定出其中22人(其余18人无法测出),寿命是:14岁以下的15人,30岁以下的3人,40至50岁的3人,50至60岁的1人。估算其平均值(10×15+23×3+45×3+55)/22=18.6(岁)。这个结果应该是高估了,因为远古婴儿死亡率无疑很高,婴儿尸体相对不容易保存,因此化石更少。无论如何,这样估算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是最可靠的了。

也可以看出,古代人的寿命确实短。所以才有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的感叹。

八、中国各朝代有哪些凄美的爱情故事?

《梁祝》传说着一个美丽、凄婉、动人的爱情故事,与《孟姜女》、《牛郎织女》《白蛇传》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,常有人称之为"东方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"。

东晋时期,会稽郡(今绍兴)上虞县祝家庄,玉水河边,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,美丽聪颖,自幼随兄习诗文,慕班昭、蔡文姬的才学,恨家无良师,一心想往会稽郡城访师求学。英台开始了女扮男装的求学生涯。途中,邂逅了会稽书生梁山伯,一见如故,相读甚欢,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,义结“兄弟”。不一日,二人来到会稽城的崇绮书院,拜师入学。从此,同窗共读,形影不离,同学三年,情深似海。英台深爱山伯,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,只念兄弟之情。

祝父思女,催归甚急,英台只得仓促回乡。梁祝分手,依依不舍。在十八里相送途中,英台不断借物抚意,暗示爱情。山伯忠厚纯朴,不解其故。英台无奈,谎称家中九妹,品貌与己酷似,愿替山伯作媒,可是梁山伯家贫穷,未能如期而至,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,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会稽郡下辖鄮县(今鄞县)的太守之子马文才。美满姻缘,已成沧影。二人楼台相会,泪眼相向,凄然而别。临别时,立下誓言:生不能同衾,死也要同穴!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(今宁波市鄞州区)令,然已忧郁成疾,不久身亡。遗命葬鄮城九龙墟。英台闻山伯噩耗,誓以身殉。英台被迫出嫁时,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,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,风雨雷电大作,坟墓爆裂,英台翩然跃入坟中,墓复合拢,风停雨霁,彩虹高悬,梁祝化为蝴蝶,在人间蹁跹飞舞。

诗曰:一场好梦匆匆醒,心已碎,意难伸;从此不到钱塘路,怕见鸳鸯做对飞。

九、埃及,中国,罗马,各是什么朝代?

公元280年, 中国处于西晋时代; 罗马处于罗马帝国时期; 埃及处于罗马帝国统治时代; 澳洲处于澳洲史前时期:虽有土著居住,但没有任何历史记录。

十、中国各朝代的农民起义?

秦------陈胜、吴广农民起义战争

秦------项羽、刘邦灭秦之战

西汉----绿林农民起义战争

西汉----赤眉农民起义战争

东汉----黄巾农民起义战争

两晋----杜弢起义

两晋----孙恩起义

两晋----卢循起义

南北朝--赵广起义

南北朝--盖吴起义

南北朝--破六韩拔陵起义

南北朝--莫折大提起义

南北朝--杜洛周起义

南北朝--鲜于修礼、葛荣起义

隋------瓦岗农民起义

隋------窦建德起义

唐------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

唐------袁晁起义

唐------方清、陈庄起义

唐------裘甫起义

唐------庞勋起义

唐------王仙芝起义

唐------黄巢农民起义

唐------阡能起义

宋------王小波、李顺起义

宋------宋江起义

宋------方腊起义